Shotcut 刪除波紋(Ripple Delete)刪除中間影片,右側自動向前移動

當您使用 S 鍵(於播放點分割)將影片分割成 1、2、3 段後,想要刪除中間的第 2 段,並讓右側的第 3 段自動向前移動,貼齊第 1 段的結尾,操作步驟如下:

🎥 實作步驟:使用「波紋刪除」

  1. 選取要刪除的片段:
    • 在時間軸上,用滑鼠點擊您要刪除的第 2 段影片,讓它被選中(通常會有紅框標示)。
  2. 執行波紋刪除:
    • 按下鍵盤上的快捷鍵:
      • Shift + Delete (適用於大多數系統)
    • 或者,如果您習慣使用滑鼠:
      • 在選中的第 2 段片段上點擊滑鼠右鍵
      • 在選單中選擇「刪除波紋」(或英文 “Ripple Delete”)。

✨ 結果

執行「波紋刪除」後:

  1. 第 2 段片段會被刪除。
  2. 第 3 段片段(以及右側所有在同一軌道上的片段)會自動向左移動,精準地貼齊第 1 段的結尾,填補刪除後留下的空隙。

這樣您就不需要手動拖曳第 3 段來貼齊第 1 段了。


小提示:

  • 如果只是使用單純的 Delete 鍵刪除第 2 段,時間軸上會留下一個空白的間隙,您必須手動將第 3 段拖曳過來,浪費時間。
  • 「波紋刪除」功能是剪輯軟體中用來快速移除片段並保持時間線緊湊的最常用工具之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